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化财富 > 中原名家
书法家武庆平
来源:《文化财富》栏目    作者:张莉    日期:2015-03-18 14:03:34    

采访人物
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
书法家武庆平

 



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:早期的大篆,包括行书,有点魏碑的楷书,那种小楷,都在河南省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。武庆平代表开封人的一个特点,第一豪爽,第二知识比较丰富,第三为人情切仁义。

 

武庆平,一九六三年生于开封,受七朝古都与世代书香的文化浸染,自幼便耽嗜书法,临碑习贴。

 

书法家武庆平:我爷爷对我影响很大,他每年就在写春联的时间,我能看到爷爷写字。小的时候,每到春节,就是春联,我们就是同学(有)书法爱好的,咱们一起就是约好走家串巷,看人家的春联为什么写这么好。

 

上世纪70年代,开封涌起书法热,书法家纷纷开馆授徒,武庆平便在牛光甫先生开办的学习班,系统学习书法知识。

 

书法家武庆平:从这个培训班里,开始从楷书入手,唐楷、魏碑、隶书、篆书,那时奠定了书法学习的一个基础。

 

踏实的学习使武庆平逐渐显露头角,1984年,他在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中脱颖而出。此后,他的作品接连入邀国际书法展、全国书法篆刻展。时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陈天然发表评论,赞扬他用笔沉稳,功力扎实。

 

书法家武庆平:自此之后,好像就感觉自己,我能写好书法。先生对我评价,这样更坚定了自己学习书法的信心。

 

天道酬勤,1987年底,二十刚出头的武庆平,成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。

 

书法家武庆平:当时很年轻,23岁,后来88年就到了开封书画院工作。自此,就在文化专业的岗位上从事书法创作,一直就没有断过。

 

2003年和2005年,武庆平应新郑市政府邀请,题写了“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拜祖纪念碑”和“炎黄二帝碑”。

 

书法家武庆平:对自己始祖的一种崇敬的一种情怀,去写这个。因为要刻在炎黄广场,写得不行,让别人指手画脚,总觉得自己脸上无光。

 

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:他写的碑文,这些他的创作,和他的自己的修养,尤其是他的,那个古诗的修养,这样更奠定了,他自己作为一个书法家的这样的一个地位。

 

“把字写好”是庆平的创作理念,为此,他从不拘泥于风格的束缚。

 

书法家武庆平:书法作为至高境界的,就是一种心灵的流淌,你的心境,无论是秀雅还是雄强,你追求的是自己内心的一种表露,不能单纯的做怎样怎样,所以我不大注重说谈风格这种事情。

 

“隶书华美、行草恣意,楷书婉劲,四体皆擅”是外界共同评价,然而武庆平总是一笑置之。

 

书法家武庆平:想把字写好,想把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继承下来,继承下来就想广大,就想写的像模像样的,能够让别人看到说,哎谁写的还行,有这就足了。

 

在武庆平的书法道路上,诗文创作始终相伴而行,他的诗一如他的字,有“抱香贞秀千秋韵,拆去东篱馥万家”的细腻,也有“写得山君真豪气,独立苍茫唱大风”的豪迈。

 

书法家武庆平:诗为心声,书法其实一样,书也是心灵的,心机的流淌,那么,一个书法家,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滋养,我总觉得他还是虚的,他没有支撑自己的文化,那么他的东西写出来,你总感觉里边的味道不够。

 

诗书并行的同时,武庆平还积极带动书画家,投身社会慈善活动。

 

书法家武庆平:我们的责任就是传播优秀的文化,把自己这个以自身能量,去带动周边的艺术家书画家,给群众提供服务。

 

一路走来,武庆平的身后充满了“德艺双馨艺术家”等荣誉,但他始终铭记着出发时的理念,踏实行走着。

 

书法家武庆平:我把我的斋号题为饮榴轩,自号饮榴者。我家里面三棵老石榴树,是我父亲小的时间,我爷爷带他种下的,应该说,作为立身之本,你的字拿出来是个门面,你要把字写好。饮水思源不忘祖上旧德。


制片人:许国华  制片主任:张玉峰 编导:周惠军(实习) 摄像: 杨宇超 制作:范新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