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化财富 > 中原名家
画家程兆星
来源:《文化财富》栏目    作者:古春    日期:2015-03-05 14:10:20    

采访人物
画家  程兆星




画家程兆星:一颗红星、两颗红旗嘛,那时候的帽子。像这种呢,属于夏天的,夏天的帽子,这是现代服装了。这里的军装实际上就是美式的,中间有一个就是苏式的那种。

 

画家程兆星:你到部队,你任何人靠不上,只有你自己,你跌倒了,你自己爬起来,你摔倒了,你碰到任何困难,都你自己去处理。这样的话养成了很独立、很有耐性、很有韧性,这样的一个性格。绘画是很苦的,是苦行僧生活,如果你耐不住寂寞,不能够沉下来,你能够坚持几十年是很难的。

 

程兆星,1957年出生于山西省阳泉市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。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西北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,给他的童年凭添了不少的欢乐,也带给他最初的美术记忆。

 

画家程兆星:北方的农村里边,那种民间美术特别丰富,你比如:刺绣,秀那个鞋垫,还有那个花鞋,捏那面塑,做那个彩灯,画那个门神画,还有床围子。学画画这方面呢,就是后来受到启蒙老师这种吸引。那时候条件的确很匮乏,就没有用过大白纸,一个是在报纸上边练毛笔字,再一个是找那个水泥袋,把那个水泥袋拿来,拿家来以后拍打干净,然后就在那上面画。

 

1976年,程兆星凭借自己的绘画特长被军队特招入伍。此后,程兆星利用在部队放映电影的间隙继续学习绘画,并通过油画家曹新林结识了时任河南省美协荣誉主席、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的陈天然。

 

画家程兆星:这是木雕刀,我们版画主要是精细一点,方刀也有小的,大的,纵方刀,小方刀。也有口刀,也分中的、小的。这是油滚子,油滚子就是那个版子做好了以后,滚上油墨。手印就是在上边磨着印,也可以用马莲,这都是版画的这种工具。

 

画家程兆星:陈天然老师在版画上,基本上是把我带入门了,也是我的恩师。他的作品,包括他的为人,对我后来影响都比较大。

 

在陈天然的指导下,之前连刻刀都没见过的程兆星,索性攻起版画,创作了《自习》、《求索》、《闹新房》、《炊》等多幅黑白版画作品,先后在全军美展、全国版画展中获奖。

 

上世纪八十年代,受改革开放影响,全国美术界掀起了思想解放潮。艺术家们都在探索,试图找到自己的艺术风格,程兆星也不例外。

 

画家程兆星:我在语言上边呢,就是想寻找到自己的东西,那么就是在纸版画这个上边呢,利用各种材料在版上面拼成图形,把西方的一些表现主义的东西,和传统的民间的一些东西,更好的吻合起来,搞一个带有表现的这种童年生活的,这种创作的一系列拓彩版画。

 

这种融合了中西方表现主义绘画语言的拓彩版画一经面世,便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。挪威国家美术馆馆长访华看到程兆星的作品激动不已,称他为中国的“蒙克”。他的拓彩版画《生灵》也被挪威国家美术馆收藏。此后,程兆星又先后前往西安美院、河南大学美术系、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高校进修,在掌握了系统的绘画理论知识后,程兆星开始了油画和国画创作。

 

画家程兆星:我的风格,不管是版画、油画还有国画,是以表现性为主,写意和表现性为主,选择了跟我们传统文化比较接得上的,很接地气的这种风格。

 

在他的笔下,黄河两岸、黄土高原上的山水、人物都被打上了朴实、深刻的烙印。画家陈天然评价他:“兆星诚于中而形于外。反映在作品中,显得乡土气特浓,底蕴厚实,浑然天成,笔有尽而意无穷。几进高等学府,国画油画皆佳,多艺互补,版画也变的愈益丰富多姿。但他万变不离其宗,乡土本色依然。”

 

画家程兆星:我本身是农村出身的,实际上就是典型的一个农民,农村的那些感受太深了,特别是你一生下来看到的那个天,那个地,给你的印象一辈子都忘不了,包括吃饭,你下来你小时候那种养成的生活习惯,吃饭的时候那种口感,那种味道,你一辈子都忘不了。在我的绘画里边自然就表达了这些东西。

 

从军三十八载,习画四十余年,程兆星认为自己是幸运的,可以在喜欢的领域内有所建树。回望人生经历,程兆星对年轻人也有自己的期许。

 

画家程兆星:选择自己职业的时候,最好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这是我这一辈子,我觉着很幸运的一件事,再一个是做什么事情,要持之以恒、要坚持,这个非常、非常重要,你努力了,你做了,而且你做你喜欢做的事了,那意义就挺好了。


制片人:许国华 制片主任:张玉峰 编导:周惠军(实习) 摄像: 杨宇超 制作:范新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