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化财富 > 中原名家
陈红旭:学尽百戏谱新曲
来源:《文化财富》栏目    作者:付玺雯    日期:2017-12-03 16:30:04    

 

采访人物

陈红旭  郑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、喷空创始人

奚同发 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河南省作协理事

于根艺  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
 


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河南省作协理事 奚同发:他不仅是一个表演艺术家,他对艺术挖掘和创造的贡献更大。

 

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于根艺 :陈红旭这个人很有思想,很有个人想法,他的思想、创作跟那个时代挨的非常紧,就是紧贴着时代。

 

郑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、喷空创始人 陈红旭: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作型的做艺术的,我们一定要敏感。我们对新生事物要敏感,我们对一些创意要敏感。没有这种敏感,我们不可能出特别好的作品。11年前,2006年8月1日,我就组织了一二一喜剧坊,那个时候我们是搞舞台剧、搞相声剧、搞舞台喜剧,我们搞了几部。拍了之后我们又拍瞬间喜剧,从生活中挖掘作品,引起观众的共鸣,这是我喜欢的作品。

 

郑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、喷空创始人 陈红旭:我们的《幸福秘诀》排多长时间,一年。我们那种喜剧呢,纯粹的话剧演员还演不了。还是对演员要求高是什么,既会演戏,还得最好说过相声,懂喜剧。我还得又编又导又演,演员不够嘛。第一部剧排的就特别的难,前后改了十几稿,排排改改,排排改改,所以最后它才成功。

 

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河南省作协理事 奚同发:他的这个表演呢是精道细微,你看他的表情,他不像很多那种说唱演员,主要靠说唱,来解决他的表演,他精道细微是表情非常丰富,声音也非常的有磁力,而且呢,声线动作都非常优美。

 

郑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、喷空创始人 陈红旭:我不爱重复别人,更不爱重复自己。比方说有很多次我想写的一个作品,写到中间了,突然发现电视上哪出现个作品跟我这差不多,赶快作废。嚼别人吃过的馍是没有味道的。

 

郑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、喷空创始人 陈红旭:《家家有本快乐经》是瞬间喜剧,瞬间让你高兴,现在每一集三分钟五分钟的你看这样的短片已经见怪不怪,泛滥成灾了,但是如果在十五年前呢?我2003年产生这种想法,我说我们的生活节奏一直加快,总有一天它的节奏会变成短平快的一种节奏,(以)电视剧形式出来,我就想做。我们那时候经费很紧张,拍的很穷,拍的很艰难。那个作品参加河南省电视剧的比赛,获得一等奖。有很多还有意见,说拍这么简陋一个东西,为什么他评一等奖,评委们就说主要是他的创意,这么短成系列的100集,(从来)没有。

 

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于根艺 :当时拍摄的条件太简陋了,就是说,(他)那个时候LED灯还没有,就有一些新闻灯啊什么很简单,弄起来拍主要是故事。他把一些就是小笑话儿,完了以后就是有机地给它串在一块,效果是非常好的,最后还获奖了我记得。

 

郑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、喷空创始人 陈红旭:我有两大爱好,一个爱好说书,一个爱好写书,原来一二一喜剧坊在电台,跟电台合作做一个栏目,这个栏目就每一期都播放我们的节目,当我去坐到录音棚里录书的时候我突然就不自信了,我想你能录得过单田芳大师?你能录过袁阔成大师?你能录过田连元大师?你录不过。这咋办?最后我这时候就想到用河南话讲笑话,短篇笑话,我录那个也没时间。我说录这种短篇笑话再叫评书显然是不合适了,这时候我脑海里就蹦出来两个字“喷空”。

 

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河南省作协理事 奚同发:这个喷空,它是我们平时民间大家说的一句话,但是陈红旭最大的贡献,是把这个民间说的一句话,提升成一种艺术。

 

郑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、喷空创始人 陈红旭:对于作家来说,每个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。第一个,你既然把喷空作为一门艺术形式,你就得有自己的作品。第二,所有小剧场,全国类似这样的相声小剧场,有很多失败的,失败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作品的重复性,所以我们必须搞原创。从舞台剧开始,到瞬间喜剧,到河南风,到电影等等,全是走的原创,已经成我们的习惯了。

 

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于根艺 :外国人他有的懂中国话,他也能听懂,听河南话如果费劲的话,可是他能感觉到现场那种气氛,这就是一个文艺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界定吧我感觉是。

 

郑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、喷空创始人 陈红旭:我在我们团队是年龄最老最大的。我们就是年轻化,我们从事者首先要年轻,从事者的心态要年轻。虽然我们从事的是传统的艺术形式,但是我们的心态我们的眼光要年轻。
 


制片人:许国华  编导:付玺雯  摄像:王海洋 雷鹏辉 李新奇   制作:李新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