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化财富 > 中原名家
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惠
来源:《文化财富》栏目    作者:古春    日期:2018-07-28 17:14:03    

 

采访人物

王 惠 河南省豫剧一团团长 国家一级演员

 


解说:王惠生于1963年,受家庭环境熏陶,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。

王惠:从小啊,我哥有一个哥哥,在郑州市豫剧团,演员。不到十岁呢,那个时候就跟着他们看戏,像《红灯记》、《智取威虎山》、《龙江颂》这些现代样板戏,我就跟着看戏。慢慢的我就对戏啊,就产生了有印象了。

解说:1975年,河南省戏曲学校招生,12岁的王惠经过6道选拔,最终顺利进入“科班”。

王惠:那一年我们75届,是豫剧班24个是女生吧,郑州市就两个,两个呢就其中有我一个,还有李娜,李娜就是唱歌的李娜嘛。在戏校学习五年,最基础的戏曲舞台上的知识,同时呢还排练了几出戏折子戏嘛,《见皇姑》里面的秦香莲。《拷红》中的红娘,《断桥》中的白蛇,还不少呢。然后也排了一出大戏,学习新乡豫剧团的《审子辩奸》。那是大青衣戏,青衣帅旦戏。戏校毕业汇报演出的,我就是演出的这出大戏。

解说:1983年,20岁的王惠进入河南豫剧院一团,主攻青衣、帅旦。

王惠:当时呢,遇到了我们当时豫剧一团的业务团长夏祥林老师。平时咱们那时候八点上班或者八点半上班。他就让我提前半小时来,他就看着我跑圆场啊,(练)戏里面的技巧。我们的班主任霍云景,手把手教我。必须要练够多少遍,必须要练够多少,这样才放我(休息)。

解说:1986年,王惠拜豫剧常派创始人常香玉为师。常香玉在生活中的点滴言行,对戏曲艺术的认真执着让王惠受益匪浅。

王惠:常老师她就是大师,一说常老师来了,从进来她就很安静,很安安静静,她的行动和她的言行就影响了别人,她就动不起来,她身上就有这么大的魅力。那当时是印象很深的,那叫进后台就要进戏了。她不穿汗衫啥的,我没见过她穿过汗衫,都是带扣的,不管衣服破吧新吧,都是带扣的啊,松紧扣,一个扣一个,扣得很严谨的。影响了几代人,先是影响了我,现在又影响了我的团队,挺好的。

解说:近年来,王惠不断尝试,推陈出新,成功地塑造了许多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。

王惠:一部戏的成功,首先取决于剧本,同时呢,就是二度创作。

王惠:我也喜欢唱腔方面,声乐方面喜欢研究,我要反复地念,反复地听,反复地自己来体验,我觉得我自己心里关过了,那这句唱腔就形成了。

王惠:不说巾帼英雄吧,都是这些正气,现在咱们叫正能量的女性。你看佘太君,《千古英风》的岳母,还有个现代戏,《都市风铃声》郑英的形象,都是正面的形象,包括常大师这样的形象。

解说:戏比天大,艺无止境。王惠认为,在舞台上倾尽全力把戏唱好,就是戏比天大。

王惠:觉得演员只有舞台上才能找到了,就是用观众的掌声,和观众交流起来了,满足了以后,才去找到自己的真正的价值。

王惠:这么多年以来,我一直在想,我觉得这要是在一起,这要是混合乐队在一起。那站到这儿过瘾,唱的过瘾。河南人民会堂办了两场以后,我一直在想,还得再唱一次。下一次唱就在北京。那么(20)08年改革开放30年。我说这可以了再唱一把,就这样,唱的很过瘾。

 


制片人:许国华  编导:古春  摄像:张懿扬 杨宇超   制作:禹亚南